导读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,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,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,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。这表明开源知识产权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,开源产业即将走上跨越式的发展道路。毫无疑问,开源已经是大势所趋,但是市场上的关注点不再是是否使用开源,而是如何深入地拥抱开源,使用好开源技术。
企业开源现状 - 企业级开源应用趋势已成!

在《2021全球企业开源现状》报告中,通过对全球1250位IT领导者进行采访发现,90%的 IT 领导者都表示已经在使用企业级开源。企业主要应用开源在IT基础架构现代化、应用开发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,其中, 数字化转型方面比例同步去年增加11%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在数字化转型时使用企业级开源。

那么企业级开源和社区开源有何区别呢?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表示,以红帽为代表的开源企业,以企业用户为服务对象,将最新的社区开源技术与源代码进行优选和产品化,并辅之以企业级产品生命周期支持,同时提供开源技术和方案咨询、实施、培训等服务,满足企业稳定与创新的双重需求。

而社区开源就是让企业或个人开发者通过参与上游开源社区,获得最新的开源技术与源代码支持,通过自服务或社区的支持促进企业的数字化发展。其中一个很大的差距就是自服务,自服务碰到一些安全漏洞、补丁无法得到企业资源,可能会有风险。

曹衡康表示,使用企业级开源有四大好处:一是提供更高质量的软件;二是能够访问最新的创新;三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;四是具有更安全使用开源技术的能力。

过去,很多人都认为开源是不安全的,因为源代码都开放了,很容易受到安全威胁。但是,87%受访者认为企业级开源更加安全或者如专有软件一样安全,83%的受访者更喜欢选择一家为开源社区做出贡献的厂商。

79%的受访企业表示,预计未来两年内,会在新兴技术领域内更多应用企业级开源软件,例如边缘计算(Edge Computing)和物联网(IoT)领域,预计从现在的55%增长到两年以后的72%,包括在目前很火的人工智能(AI)和机器学习(Machine Learning)等方面都会增加新的开源技术的应用。

耕耘十年,红帽加大开放混合云布局

在4月底结束的2021红帽全球峰会中,红帽发布了三大业务发展方向,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红帽正在加大在开放混合云方面的投入和部署。

第一,红帽将混合云创新扩展到边缘。边缘是红帽开放混合云战略的一部分,使得企业的任何工作负载在任何环境、任何地点都可以运行。红帽对于边缘的定义不仅仅是狭隘的“边缘计算”,红帽的Edge则更为广泛,不仅包括技术,还包括产业链中的最上游供应商等。此外,红帽企业Linux 8.4增加了为边缘容器化工作负载量身定制的新功能,为从数据中心到边缘端提供基础,保证企业在所需要的任何地方运行工作负载的灵活性和自由。

第二,红帽加速大规模混合云运营。红帽增加了OpenShift Platform Plus产品,使客户能够在整个混合云中采用 DevSecOps功能。红帽智能分析工具已经扩展到更多的平台,为混合云运营环境带来更大的可见性和分析。此外,红帽与波士顿大学达成5.7 亿美元的合作 ,推进开源创新和混合云运营。

第三,红帽引入新的托管服务,包括红帽 OpenShift API Management、红帽 OpenShift Streams for Apache Kafka、红帽 OpenShift Data Science,帮助客户构建下一代应用,专注于数据的分发和理解&启用由 API 驱动的访问。

红帽大中华区2021四大发展策略

红帽作为开源领域的领导羊,28年来一直致力于耕耘开源事业。2021年,红帽会围绕如何加速开放混合云在中国的落地展开,并且从品牌、产品与行业、社区与生态以及协同扩展四个层面展开。

在品牌方面,虽然IBM收购红帽,但红帽的整体运作还是相对独立,红帽期望成为开放混合云No.1提供商,成为开源社区发展的催化剂,企业级开源应用的赋能者。

在产品与行业方面,红帽会针对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场景提供服务,例如金融、制造、汽车、流通、能源等行业提供不同的服务;此外,红帽还会走出一线城市,来到二三线城市,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技术推广。

在社区与生态方面,红帽会持续进行开源布道,培养开源人才,通过红帽挑战赛、容器云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,帮助更多用户深入理解开源文化,使用开源技术。此外,红帽还会与众多社区开发者、用户、ISV/SI等共同建设开放合作生态,扩大开源影响力,深入开源实践。

在协同扩展方面,红帽会在中国大陆、香港和台湾三地协同发展,不断扩大渠道合作伙伴,并且借力IBM一起扩展区域。

原文来自:

本文地址://lrxjmw.cn/redhat-cloud.html编辑:王婷,审核员:清蒸github

Linux大全:

Linux系统大全:

红帽认证RHCE考试心得: